出台扶持政策,培育发展热土。今年4月,合肥经开区再出新政,推出“4+4”产业政策扶持体系,鼓励创业创新,倒逼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增长点。
这些政策与安徽省、合肥市的政策不重复,兑现效率更及时,相较以往也更加接地气,更加普惠,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
更针对企业痛点
今年春节刚过,合肥经开区管委会领导班子就带队深入走访该区企业,倾听企业心声,解决企业难题,问计发展对策。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合肥经开区出台了“4+4”产业政策扶持体系。
所谓“4+4”产业政策扶持体系,即新型工业、科技创新、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四大产业政策和多层次人才体系、双创、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四大配套服务政策。
修订后的新政策,着力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服务业提速、创新驱动发展、小微企业双创、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方面强化引导和补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新政策对每一个文件都进行了很大的改动,将往年门槛设置过高、无人申报或对企业吸引力不强的条款进行修订删改,避免奖励‘撒胡椒面’的情况发生,而是较为集中的奖补,提高对企业的引导作用。”合肥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相比往年,合肥经开区今年的扶持领域增加了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两大板块,是安徽省首个出台政策扶持总部经济政策的县(区)、开发区,显示出推进产城融合、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现代城区的坚定决心。
政策兑现更及时
“及早兑现”是合肥经开区2017年政策修订的一大亮点,由原来的“集中在次年受理审核兑现”变为现在的“当年6月、9月和11月各开展一次集中兑现工作”,并要求各政策执行部门必须在明确的期限之前完成政策兑现。“一年多次兑现,让企业有了多次申报机会,一旦有满足条件的项目,可以及时进行申报,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合肥经开区财政局局长刘岸说。
作为工业主引擎,合肥经开区十分重视新型工业化发展。据合肥经开区经贸局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园区预算新型工业化奖补资金9740万元,扶持建筑业资金260万元,合计筹备1亿元资金扶持新型工业化发展。
错位省市奖补政策,降低奖补政策门槛,让更多中小企业受惠。今年,合肥经开区新修订的政策调整了18项,主要明确由开发区推介的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额度,降低了工业企业上台阶、支持产业集聚发展、互联网销售奖励的门槛要求,增加了工业项目前期费用奖补范围,加大了智能化技术改造支持力度。
分类评价企业,倒逼企业升级,是合肥经开区2017年产业扶持政策的又一大亮点。园区在合肥市首创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对企业从收入、税收、环保、研发、利润等方面进行考评,邀请第三方机构来打分,根据成绩将企业分为A、B、C三类。A类企业优先扶持,C类企业限制申报项目,督促转型升级或兼并重组。首次获得A类企业的,还可获一次性奖励10万元。
补强服务业短板
目前,现代服务业在合肥经开区GDP的份额为14.8%,发展潜力巨大。站在新起点,合肥经开区立足工业强项,力补现代服务业短板。
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是现代服务业的新型业态。作为安徽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国家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区,合肥经开区将对新入驻企业、老企业发展壮大上台阶、获得国家荣誉示范等方面给予奖励。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进出口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该园区进出口总值占合肥市份额的1/3,占安徽省份额达14%。该园区今年的政策扶持体系,对发展外向型经济支持力度也更大,多项政策独具特色或在安徽首创。譬如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出国参加展会的、申请国际认证或商标认证给予补贴。企业可在安徽省补贴的基础上,享受合肥经开区叠加补贴,可以实现开拓市场零成本。
此外,合肥经开区还大力鼓励企业做标杆、做标准,得到海关高级认证和一般认证的,给予高级认证奖励10万元,一般认证奖励5万元。获得海关认证的企业产品出口可以走绿色通道,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外贸发展。
激励企业科技创新
创新是发展不竭的动力。结合近两年实际经验,合肥经开区对原有的“创17条”予以修改和完善,变为“创18条”,在删除和修订的基础上,又新增了5项奖励政策,主要增加了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系列政策、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证书等政策条款。例如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全国技术合同网上完成交易的给予一定奖励,每家不超过20万元。
在事后奖补内容中,合肥经开区还新增了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奖励,通过政策激励,壮大科技中介机构规模,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
合肥微博发布厅
合肥发布微信